坚守阵地冲锋在前
沉着打赢医废处置战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党员叶博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环保人始终冲锋坚守在医疗废物处置前线,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攻坚战”,他们不畏缩、勇担当,全面打响“应急阻击战”,有的更是深入现场驻点作战,他们既是作战队、又是通讯员,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党员、转业军人叶博书正是这群人的其中一个缩影。
江夏现场驻点随笔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继下沉社区和参加后勤保障组工作后,我又按要求派驻到江夏荣康医院医废临时处置点,主要负责现场保障协调和联络。从军多年的我知道这既是命令,也是环保人的使命,更是环保人的责任,虽然疫情凶猛如虎,武汉环保人却有偏向虎山行的昂扬斗志。
2月16日,我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大楼开车到江夏,一路三个检查点,沿途车辆极少,在路上流动的人和车就是武汉的“脉动”,封城之下,依然有无数逆行的力量让这座城市重生。到了现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支援武汉的移动焚烧车刚刚抵达,保障这个“钢铁侠”能够迅速投入战斗就是我驻点的最主要任务。
查看现场,了解需求后马上开始解决问题。战时和平时真的大不一样,平时似乎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此时都困难许多,譬如“钢铁侠”运行所需要的煤油和柴油,疫情下从寻找货源到运输都是意想不到的问题,联系到货源了,还需要寻找司机运输,司机小区封控了,还得联系社区放行,如此种种,让我分外触动的是,不管联系到谁,一听说是处理医疗废物需要,不计得失不计困难给予支持。就这样,现场运行所需要的防护物资、消杀设备、临时帐篷、油水电等等一步步就位。
一直在现场的江夏区分局同志说,现在每天都得准备两个充电宝。疫情虽然增加了难度系数,但我们现场解决问题的决心丝毫未减。看着表上的指针指向晚上八点,看着现场依然人头攒动,我想这次疫情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所有环保人都在为武汉拼命。
东西湖现场驻点随笔
助跑医废处置最后一公里
3月5日,学雷锋日,内心觉得现在武汉到处都是活雷锋,举国上下将医疗力量防护资源都向武汉倾泻,对,就是倾泻,全国的环保人也以各种方式支援武汉,打赢医废处置这场战役指日可待。
今天是到东西湖区医废处置点驻点第四天,任务是和局办胡斌主任一起打通武汉西部六区医废处置最后一公里。这几日检查消杀环节,对接转运事项,核对每日数据,查找安全隐患,解决企业困难,处理应急事宜,忙得不亦乐乎,跟着胡主任所学颇多。下午的时候为了彻底摸清转运医废车辆情况,从一点四十开始我们一起在转运指定路线驻守检查,下午五点多才回厂里,每一台车,每一位司机,每一车医废的来源,以人工问询现场查看的方式查实摸清,掌握清楚真实完备数据后再依此制定转运方案。
晚上打开微信运动一看,妥妥的三万步,我对东西湖分局的邓翔战友笑称是查百台车,行万里路。
蔡甸驻点随笔
白色战场一抹红
3月30日,我在武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现场已半月,在这个半个足球场大的处置场地,除了每天例行的工作,收获更多的还是感动。
处置车间现场门口就悬挂着一面党旗。用中节能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战场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身着白色防护服,伫立于党旗下,凝视这白色战场的一抹红,感召到的就是神圣和动力。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由此而产生的动力也是无穷的。因此,这些可敬的男人才能响应号召从东北赶来从山东赶来从四川赶来,这些可爱的男人才能两班三倒超以往几倍负荷连续作战。
真实的战场从来没有风花雪月,只有来到现场才知道医废处置人员的不简单。不在现场,怎么知道所有的医废都是他们用双手搬运到处置机器中;不在现场,怎么知道医废暴增时他们天天加班至深夜;不在现场,怎么知道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每天顺利完成处置任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身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幸福的,能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更是幸福而又快乐的,恰如我们在武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因为每天能完成医废处置任务高兴莫名。我特别喜欢《苦难辉煌》的一句话,越是经历了非常的苦难,越是能创造非常的辉煌。我相信,经历了这些,我们成长了,祖国必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