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质量
信息公开互动回应
在线服务环保业务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0-00616
发布机构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发文日期 : 2020-03-25 10:53
战“疫”先锋㊱ | 不惧风险冲在前 监测铁军守一线

不惧风险冲在前 监测铁军守一线

武汉市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突击队环境监测组

为及时掌握疫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确保环境安全,环境监测组统筹负责全市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第一时间制定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规范指导全市监测系统开展各类监测工作,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适时更新完善。市、区环境监测人员克难攻坚,把环境监测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医院、方舱、隔离点忠实地守卫着城市的环境安全。

守护市民饮水安全生命线

为确保疫情期间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采取实时自动监测和动态手工抽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监测。自2月1日起,环境监测组承担水质监测一室主任李元豪带领技术人员,跑遍了武汉18个饮用水水源地,采集样品,并利用监测车现场分析,第一时间掌握水质状况。公共交通中断,有些同事不得不步行赶到单位;点位监测车无法到达,就把车停在附近徒手搬着仪器走过去。每一次水边采样都像是给城市查血,看到数据正常,他们悬起的心一次次放下。疫情期间,为保证水质自动站正常运行,远在外省的运维人员克服各种困难逆行返汉,为设备运行和数据传输正常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截至3月11日,环境监测组对全市29个市级、县级及乡级饮用水源地累计进行了109次监测,获取了1836个监测数据,组织133人次参与监测。

严格医疗废水监测达标排放

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废水监管,及时了解医疗机构废水排放情况,自1月30日起对全市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隔离点的废水开展监测。疫情期间,监测技术人员每天奔忙在最危险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医疗废水集中排放的污水厂。每一个战场都充满风险,但每一次出征都没有退缩。为保障污水厂受纳水体环境安全,避免二次污染对疫情产生影响,对医疗废水的监测及管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组面对新的挑战,打破常规,创新思路,不断尝试和探索技术方法。监测组组长梁胜文、副组长袁新慧带领技术人员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最终确定了用试纸测定余氯的方法,并迅速在全市监测战线推广,为各级医院及隔离点的消杀工作提供了专业性、科学性的技术指导。截至3月11日,全市监测系统连续40多天对全市76家医院、近500家隔离点,28家污水处理厂(站)开展监测2013家(余)次,全覆盖2次。

全力保障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疫情期间,全力保障国控点、省控点、所有市控点正常运行,重点加强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周边空气质量监测,及时掌握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封城”期间的交通管控,部分站点无法运维导致故障,加之春节期间外地运维公司在汉人员不足,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出现1名运维人员管理62个站点的情况。面对重重困难,环境监测组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开展运维工作,对子站气态仪器开展远程质控,另一方面广泛调集人力,为外地运维人员返汉办理车辆通行证件及各种手续。面对限行关卡,工作人员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工作,有时为了进出一个站点不惜绕道几十公里甚至半个多小时山路步行。为加大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空气质量监控,监测人员勇挑重担,以2天建成2站的神奇速度完成了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空气自动站的建设任务,为医院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如期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截至3月11日,全市44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共获得有效数据约28.1万个,安排运维人114人次现场工作,共发出监测报告94份。

疫情当前,尽管环境监测工作面临交通不便、监测仪器及防护用品不足和一线监测人员短缺等困难,但环境监测组发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全市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保质保量完成各类监测任务。克难奋进显身手。环境监测组将继续冲锋在前,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常见问题 |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9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 中文
  • 
  • EN
  • 热门搜索:
  • 黄标车
  • 排污
  • 机动车
  • 湖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首页
  • 环境质量
  • 信息公开
  • 互动回应
  • 在线服务
  • 环保业务
  • 党风廉政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0-00616 来源: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机构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发文日期 : 2020-03-25 10:53
名  称 : 战“疫”先锋㊱ | 不惧风险冲在前 监测铁军守一线

战“疫”先锋㊱ | 不惧风险冲在前 监测铁军守一线

字体显示:【大】【中】【小】

不惧风险冲在前 监测铁军守一线

武汉市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突击队环境监测组

为及时掌握疫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确保环境安全,环境监测组统筹负责全市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第一时间制定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规范指导全市监测系统开展各类监测工作,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适时更新完善。市、区环境监测人员克难攻坚,把环境监测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医院、方舱、隔离点忠实地守卫着城市的环境安全。

守护市民饮水安全生命线

为确保疫情期间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采取实时自动监测和动态手工抽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监测。自2月1日起,环境监测组承担水质监测一室主任李元豪带领技术人员,跑遍了武汉18个饮用水水源地,采集样品,并利用监测车现场分析,第一时间掌握水质状况。公共交通中断,有些同事不得不步行赶到单位;点位监测车无法到达,就把车停在附近徒手搬着仪器走过去。每一次水边采样都像是给城市查血,看到数据正常,他们悬起的心一次次放下。疫情期间,为保证水质自动站正常运行,远在外省的运维人员克服各种困难逆行返汉,为设备运行和数据传输正常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截至3月11日,环境监测组对全市29个市级、县级及乡级饮用水源地累计进行了109次监测,获取了1836个监测数据,组织133人次参与监测。

严格医疗废水监测达标排放

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废水监管,及时了解医疗机构废水排放情况,自1月30日起对全市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隔离点的废水开展监测。疫情期间,监测技术人员每天奔忙在最危险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医疗废水集中排放的污水厂。每一个战场都充满风险,但每一次出征都没有退缩。为保障污水厂受纳水体环境安全,避免二次污染对疫情产生影响,对医疗废水的监测及管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组面对新的挑战,打破常规,创新思路,不断尝试和探索技术方法。监测组组长梁胜文、副组长袁新慧带领技术人员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最终确定了用试纸测定余氯的方法,并迅速在全市监测战线推广,为各级医院及隔离点的消杀工作提供了专业性、科学性的技术指导。截至3月11日,全市监测系统连续40多天对全市76家医院、近500家隔离点,28家污水处理厂(站)开展监测2013家(余)次,全覆盖2次。

全力保障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疫情期间,全力保障国控点、省控点、所有市控点正常运行,重点加强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周边空气质量监测,及时掌握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封城”期间的交通管控,部分站点无法运维导致故障,加之春节期间外地运维公司在汉人员不足,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出现1名运维人员管理62个站点的情况。面对重重困难,环境监测组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开展运维工作,对子站气态仪器开展远程质控,另一方面广泛调集人力,为外地运维人员返汉办理车辆通行证件及各种手续。面对限行关卡,工作人员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工作,有时为了进出一个站点不惜绕道几十公里甚至半个多小时山路步行。为加大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空气质量监控,监测人员勇挑重担,以2天建成2站的神奇速度完成了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空气自动站的建设任务,为医院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如期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截至3月11日,全市44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共获得有效数据约28.1万个,安排运维人114人次现场工作,共发出监测报告94份。

疫情当前,尽管环境监测工作面临交通不便、监测仪器及防护用品不足和一线监测人员短缺等困难,但环境监测组发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全市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保质保量完成各类监测任务。克难奋进显身手。环境监测组将继续冲锋在前,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已阅读: 32 次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访问计数:人
  • 
  • 常见问题
  • 
  • 隐私声明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卾ICP备11011361号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463号等保备案证书编号:42010099048-19001 政府网站标识码: 4201000044

主办: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 技术支持:武汉市环境信息中心 | 通讯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422号 | 邮编:430022

关闭

你好,我是环保小精灵
您要找的是以下内容吗:

没有您要找的问题?
点击小精灵带你去搜索>